当前位置:首页>bet软件下载
bet软件下载登录入口时政小测验—半月谈网

裹挟在资本市场波动与经济增长迷雾中的各国财金首脑们,如今并未bet软件下载希望。我国国防费适度bet软件下载 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物质支撑_要闻_新闻

新华社上海5月3日电(记者陈键兴、潘清、许晓青)由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3日在上海浦东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5月3日,由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浦东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这是俞正声与朱立伦共同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俞正声代表中共中央和席大大总书记对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10年前,在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时刻,国共两党为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毅然决然实现和解,共同迈出历史性一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要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bet软件下载,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应时而生。10年来,论坛作为国共两党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本立场,集中探讨解决两岸同胞关心、事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取得丰硕成果。论坛作为汇聚民意、政策先导的重要平台,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宗旨,形成了153项共同建议,大多转化为两岸共同或各自的具体政策措施,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论坛作为两岸各界人士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邀请两岸有关党派团体代表、实务部门人士、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带动一系列两岸交流对话平台相继建立,推动形成了两岸全方位交往的可喜局面。 俞正声指出,经过10年发展,两岸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既展现出更广阔的和平发展空间,又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扰破坏仍然是台海和平稳定最大的威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任重道远。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一、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关键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这是论坛的立身之本,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论坛越要坚定发出巩固政治基础、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呼声。 二、继续聚焦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论坛可以积极推动开展两岸经济形势和政策交流对话,研究促进两岸产业合理规划布局的政策建议,研究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适应大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有效措施。要更多为扩大基层民众的参与面、受益面出主意、想办法,在关心、维护、增进中小企业和农渔民的利益方面下功夫。可以深入研讨台湾各界关心的“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探寻可行的参与和合作方式,让两岸携手开创国际市场的新空间,提升中华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三、继续助力两岸青年实现人生梦想。论坛应更多关注增进两岸青年的交流和感情,推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努力探讨创新符合青年人志趣的交流内容和形式,研究为在对岸生活、学习、就业、创业的青年提供更好条件的措施,探讨建立两岸青年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为两岸青年共同发展、施展才华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 四、继续推动扩大两岸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论坛可以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既讨论事关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也就两岸同胞关心的具体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两岸各界开展交流对话创造更好的条件。 朱立伦在致辞中积极评价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强调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带动了两岸关系良性发展。他表示,中国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要为人民负责,为下一代负责,为历史负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传承,两岸交流要深化,两岸成果要普及。中国国民党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开幕式由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共同主持。国共两党及台湾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等党派和团体的代表人士,两岸有关部门和中小企业、青年及基层、经贸科技界、文化教育界代表人士、专家学者共300多人出席论坛。在一天会期中,与会人士将围绕两岸中小企业、青年与基层、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进行研讨。席大大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要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给全国青联学联大会的贺信中,又重申了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总要求。这一系列讲话,为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提供了遵循。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定位从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三个维度概括了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和组织属性。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总纲领,在具体工作中与党同心、与时俱进、与青年同甘苦共命运。 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也是摆在青年工作第一位的根本要求。当前各类思潮和观念层出迭起,广大青年能不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工作能不能牢牢把握政治性这条灵魂主线。共青团肩负着引导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始终是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年工作应围绕党的要求和青年需求设计,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有先进性才有吸引力,先进性是青年工作的本质要求、精髓所在。保持和增强青年工作先进性,就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推动共青团建设,注重新经济新社会领域建团,发挥好共青团的党群枢纽作用和社会支柱作用。要解决好工作载体和手段跟不上形势要求和落后于广大青年需求的问题,为党吸引和凝聚更多青年。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重视运用新媒体手段,努力使思想内容与传播形式有机统一,真正使思想引导入脑入心。 青年是青年工作的主体和落脚点,也是青年工作的力量源泉,共青团离开了青年就不成其为共青团。尊重青年、依靠青年,就要以广大青年是否需要为考量,以广大青年满不满意、高不高兴检验工作。要坚持基层导向,重心下移到基层,资源整合到基层,力量灌注到基层。团干部应主动做“泥腿子”干部,多往基层跑,与青年尤其是普通青年交友,了解广大青年的疾苦与心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年象征着未来,青年饱含着热情,青年健康成长、建功立业,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力军。青年工作坚持自我革新、恪尽职守,不断以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回答时代命题、夯实青年基础,一定可以助力广大青年成为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一代。(作者为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春节长假第四天,道路运输发送旅客5113万人次,同比增长2.4%。1月16日以来,全国道路累计发送旅客15.1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4%。自除夕至今,全国水路船舶运力投入充足,客运量累计完成60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2%,除昨日上海、舟山等地部分航线受大雾影响停航外,全国水路旅客运输安全平稳有序,未发生大面积旅客滞留。全国各大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及主要运输通道的交通流量持续上升,今日上午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出城路段出现短时交通拥堵,持续时间均小于3小时。

国纪平 适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彩虹国度的黄金之城,见证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历史性时刻。12月4日至5日,中国国家主席席大大将同南非总统祖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与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一道叙友谊、话合作、谋发展,全面规划中非未来3年各领域友好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迈向新高度。 历史性盛会,如何担当继往开来、深化合作、聚焦民生的历史使命?中非团结与合作,如何引领中非共同奔向美好未来?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将给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席大大主席近日在南非《星报》发表题为《让友谊、合作的彩虹更加绚丽夺目》的署名文章,深刻阐述了中非关系的历史渊源和美好前景。中国和非洲牵手,事关24亿人福祉,向世界彰显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力量,促进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这块地从前是监狱,关着很多绝望的死囚,当时整个非洲大陆给人的感觉就是绝望;现在,这里造了这座建筑,象征着非洲的复兴,点燃了非洲人民对未来发展的希望。” 2012年1月,在非盟会议中心落成典礼上,时任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组由中国援建的雄伟环形建筑群,在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拔地而起。非盟总部从此拥有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办公和会议中心。援建非盟会议中心,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之一,也是中非合作论坛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15年前,正值千年更替、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机遇,也带来更多挑战。新世纪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该如何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强化合作、更加有效地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发展中国家该如何维护共同利益,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得到答案。 在非洲国家的提议下、由中国倡导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于2000年10月顺利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开启了新世纪开展中非集体对话、谋求共同发展的全新尝试。 “合抱之手”,这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会徽,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生动写照。会徽左翼红色“C”代表中国,会徽形状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团结与合作,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繁荣。 “合抱之手”融通着暖流,蕴蓄着能量。2006年,在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的重要节点,中国领导人同48个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共同见证了一场更高级别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是中非国家领导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次集体对话,在非洲媒体眼中“把非洲大陆带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是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北京峰会确立了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5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合作架构日臻完善,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保持论坛中方后续委员会与非洲驻华使团磋商、中非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等沟通渠道。论坛日益发展成为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增进相互信任、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 在世界眼中,中非合作论坛就是中非团结自强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中国与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诚如席大大主席所强调,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从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非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到次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再到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开始非洲十国之行,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中非关系新纪元。此后,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中非始终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 60年来,中非关系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中非友谊始终没有变,彼此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始终没有变。 从1956年起,中国一直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真情可鉴。半个世纪前,当西方人断言马里种不出甘蔗的时候,中国专家来了,在贫瘠的土地上培植出甘蔗,建起了糖厂,让马里自此开启了自产食糖的历史,“甜蜜事业”为国家发展注入动力。一年前,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暴发,当国际航线纷纷停飞时,中国租用包机率先送去疫区人民急需的物资;当一些国家人员撤离疫区时,中国派出了顶级的医疗专家和人员,同疫区人民并肩战斗、共克时艰。今年11月,中国领导人宣布,中国决定继续向利比里亚等西非三国提供新的一揽子援助,支持三国疫后重建,帮助三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 “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些找你去出席派对的人,而是在你卧病在床时来到你身边帮助你、鼓励你战胜病魔,振作起来奋发前进的人。”利比里亚外长恩加富安的话道出非洲人民内心深处对中国兄弟的炽热情感。这情感,生发于约3000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的友谊故事。从火柴厂到经贸合作区,从坦赞铁路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一座座丰碑矗立在热土上,铭记在人民的心里。 历史也见证,非洲人民站在公理正义的一面,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始终对中国给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在数量上超过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1/4,普遍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际正义的立场。正是在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功申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西方的反华人权提案被一次次打掉。 中国人民永远记得,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非洲国家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国家人口不到200万、自己并不富裕,却慷慨捐出200万欧元。 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中非友好合作,从一艘小船成长为巨轮,沿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向不断乘风破浪前行。 2013年3月,席大大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首次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承诺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 30分钟的演讲,30次掌声!会场上听众的激情回应,浓缩整个非洲发展对华友好合作的心愿和向往。 新时期,新形势,中非合作需要充实新内涵。席大大主席首次出访选择非洲,宣示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努力实现各自的中国梦和非洲梦,赋予中非友谊新的时代意义。 由“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到“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中非关系内涵日益丰富。中国与多个非洲国家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中非关系全面开花结果。 基于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中非各领域合作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2000年,非洲每出口100美元商品,卖到中国的只有3美元多,如今已占将近20美元。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4年,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分别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中非人员往来超过360万人次。截至2015年9月,中国通过援助和融资在非洲已建、在建铁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中国援助和融资建设各类学校200多所,每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举办100多个技术管理研修和培训班,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已经为非方培训各类实用人才超过8.1万人次。 非洲人民因中国企业的到来而改善了生活,中国企业因深度参与非洲的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而在海外市场拓展、跨地域企业管理、处理与当地政府和民众关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发展壮大起来。南非学者马丁·戴维斯赞叹道:“非洲的发展已经和中国在非洲投资贸易活动的开展呈现出一种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 经济全球化大潮流中,中非合作共赢的空间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距离越来越近,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亲。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彼此满怀美好情感,温暖着中非,也打动了世界。 “餐馆相当大。舞池中,一个中国小伙子正在秀劲舞。他一只手举到面前,手指从眼前滑过”“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一大群兴高采烈的年轻人,有男有女,有中国人有埃塞俄比亚人。很明显,他们是关系不错的同事,在当地一支传统乐队的助兴下尽情放松……”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安德鲁·哈丁来到埃塞俄比亚,如实记录下一路见闻并发出感慨,“在亚的斯亚贝巴,让我更加惊奇的是,中埃塞关系已经变得如此亲近,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 如今,在非洲很多国家,当地人看见中国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喊:“兄弟!兄弟!”这是当前中非关系的生动写照。 当今世界,助力发展中国家减贫与发展,实现世界均衡、包容、可持续发展,促进南北问题解决,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拿出切实的行动。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减贫与发展任务最艰巨的大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非洲,也是一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类共同发展的问题。 中国多次向世界郑重宣示,巩固同广大非洲国家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基石,永远不会改变。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国重视同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中国都平等相待,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这是中国对待非洲、对待整个世界的态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今年9月,席大大主席在联合国讲台上的庄严承诺,饱含中国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真挚情谊。今后5年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向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部署首支直升机分队……在联合国系列峰会上,席大大主席宣布了一系列促进非洲和平、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举措,成为中国支持非洲和平发展事业的新注脚。 “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朋友,是愿意询问和倾听非洲国家需求的伙伴。”赞比亚驻华大使姆瓦佩如是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非洲人对中国的满意度达到70%。 中非合作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和牵动作用不断上升,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人们认为,中非合作的蓬勃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非洲,重新认识了南南合作。 观察非洲的对外关系史,很容易发现西方国家进出非洲的做派,同中国形成鲜明反差。 600多年前,郑和率船队抵达非洲东海岸。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没有带去征服和掠夺,而是作为和平使者同当地人民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继郑和船队之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接踵而至,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 美欧列强曾在历史上极尽攫取和欺侮之能事,将非洲视为“落后的大陆”和“失败的大陆”,在非洲人民贫病交加需要帮助之际傲慢地拂袖而去。可是今天,在非洲展现“希望的大陆”的机遇面前,西方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又出来作祟,企图给蓬勃发展的中非合作抹黑。 但是,非洲人民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针对一些西方人士抛出的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攫取资源等论调,赞比亚学者丹比萨·莫约出版《援助的死亡》一书指出,中国对非援助方式的核心是让非洲人民掌握自主权,这也宣告了西方援助非洲模式的终结;非洲记者协会秘书长萨米娅·阿巴斯写道:“中国进入非洲市场,做得比那些指责中国的国家更好,因为中国在和非洲国家签署合作协议时,不会设置苛刻条件,不会干涉非洲国家内政。非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中国是非洲人民最好的朋友。” 非洲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中国也愿同各国一道,在同非洲的合作中实现共赢。中方真心支持非洲合作伙伴多元化,乐见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投入,愿意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合作……这既是中国的政策宣示,也是中国的实际行动。 秉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的原则,中国正更加积极地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在非洲开展三方和多方合作。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带动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愿就某些具体项目参与中非合作。非洲的命运,越来越掌握在非洲人自己的手中。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有句名言:“登上高峰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峰要翻越。” 举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合作,既是非洲国家领导人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国发展的客观需求,更是中非合作的现实需求。 新形势下,非洲国家普遍谋求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拥有强大的人口红利等待释放,中国拥有非洲欠缺的资金和技术,更有支持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意愿。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非洲制定了《2063议程》及其第一个十年规划,全面开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主题,契合中非双方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关切和利益汇合点。携手并进是中非合作的基础,植根于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与现实需求;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开辟美好愿景。 中国梦与非洲梦相融相通,为世界1/3人口谋福祉。这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要求,更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之间加强合作的良好愿望。 中非之间“合抱之手”,不仅将为彼此注入发展繁荣的动力,而且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创繁荣、富强、文明、进步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绿橄榄论坛
兴安新闻网
中华网论坛
网站地图